欢迎访问烟台市莱山区天鸿职业培训学校官方网站!烟台成人高考,烟台函授,烟台学历教育

0535-6717192/15653513276

烟台成人高考

新闻分类

培训项目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烟台市莱山区天鸿职业培训学校

电话:0535-6717192/6106530

邮箱:ytthpx@126.com

地址:莱山区海普路8号天鸿培训/开发区福星大厦三楼D区百川教育

网址 :www.ytthpx.com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考前辅导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发布日期:2016-05-23 作者: 点击: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它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的科学标准;它是反对形形色色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并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以科学反对宗教神学和“君权神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其局限性和缺陷是:①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它不懂辩证法,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例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所谓“绝对观念”的“外化”,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3)唯心主义的根源: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脑体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其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因为符合没落的反动阶级、集团的需要,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而长期存在。其认识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在认识过程本身存在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则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指出,主观性、直观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哲学唯心主义不是“胡说”,而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3.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来自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可以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其典型代表是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实体,两种实体性质各异,各自独立,互不相通,互不依赖,共同构成世界的两个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认为有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割裂并歪曲了物质和精神的真实的相互关系。笛卡尔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这一“绝对的实体”,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4.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原则

  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超党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使哲学成为崭新的真正的科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从而结束了以往哲学家把哲学看做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的系统的说明,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它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在内的一切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既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内容的革命变革。

  在旧哲学那里,唯物论和辩证法从本质上是割裂的(古代唯物主义只是朴素、直观的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离的,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们高度统一起来。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伟大意义是: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彻底的科学体系,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提供了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指导思想,使社会历史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现实道路。

  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认识世界和革命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以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需要和要求,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并且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剥削阶级的哲学体系是剥削阶级利益的理论表现,为剥削阶级服务,并且总是掩盖自己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它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一切剥削阶级的哲学往往否认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它只是这样那样地说明世界;否认“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它在理论上欺骗和麻醉广大劳动人民,把他们引向邪路,理论和实践本质上是分离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存事物都是从其不断的运动中,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集中表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对人类哲学遗产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它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是彻底革命的理论;它强调“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遗产中的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大量、确凿的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的整个理论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没有片面性,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需要,革命性又必须依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是彻底革命的阶级,又是最尊重科学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统一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是社会科学成为科学的哲学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分析现实社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它指导人们深刻认识社会的本质、规律和时代发展的特点、趋势。它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则。

  (2)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指导人们科学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树立和巩固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它具有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的重要功能。它指导、帮助我们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它能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它能开阔人们的眼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认识境界;它是分析和克服各种消极、错误、僵化、腐朽思想的锐利武器,从而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都是错误的。



三、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三种唯物主义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缺陷:朴素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如把原子当作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a.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从而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唯物主义物质观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不可知论认为物质是不能被认识的,而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能被认识的,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把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相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d. 从实践中理解物质,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与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它们互相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2.运动与静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①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运动和静止、变革和稳定辩证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实现变革,通过变革实现稳定。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性和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它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可以从长、宽、高三个方面加以度量。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性。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久暂不同的时间,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以物质运动为内容,它们的性质、计量都依赖于物质的运动,由物质运动所决定。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的形态不同而不同,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及其相对性、绝对性。要反对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意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抓紧利用时间,充分利用空间。

  4、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一定要发生作用。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规律具有必然性。规律具有深刻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互为前提。⑴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⑵同时我们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四、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物质的反映形式发展的阶段是:

  ①非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即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非生命物质还没有产生需要,因此这种反映没有主动性。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即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特点是实现自我更新,以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生物已产生了需要,因此这种反映表现出趋利避害等不同程度的主动性。

  ③动物的反映形式,即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在动物的反映形式中,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知觉、表象、记忆和情感等,高等动物还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具有动物心理,产生了意识的萌芽。

  ④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它的本质是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的意识的原始产生中,社会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1)劳动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客观需要。人不仅要适应自然,而且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这就要求人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抽象思维的能力;

  (2)劳动促使了直立行走,并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对感性的东西进行概括,形成抽象思维活动,意识从而产生; (3)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促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和生理基础。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它是高度复杂和严密分工的物质机能体系,是最高级、精密、发达的物质形态,从而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人的意识活动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物质基础;人脑内部发生病变,意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或丧失。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产生的过程是人脑神经细胞在物理化学反映和生理过程的基础上,传递生物电、输入、储存、加工、输出、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有其产生的客观根源或“原型”。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的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否认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就会导致和产生唯心主义。②意识具有主观性。首先,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属于人的主观世界。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意识不是它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汁液,其错误就在于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映象。其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再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近似的、能动的,有时是虚假、幻想、歪曲的反映,其主观性更加明显。

  (3)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由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反映特性,因而思维模拟是可能的。思维模拟亦称人工智能,包括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目前只能进行功能模拟,如转入、接收、存储、分析、控制、输出信息等。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延长工具,是物化的人的意识,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思维,更不可能反过来统治人类。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毛泽东指出: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称之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能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选择和反映对象,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根据需要,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超越事物的现状,能动地追溯过去,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

②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创造条件,发挥潜力,利用规律,变可能为现实,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情感等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上的病患。

(2)这一原理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和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是以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即既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又承认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只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它们都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总之,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列宁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实践意义: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和基础,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要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相互促进。

  (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回答的是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有没有统一的基础和本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存在着区别和对立,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一切旧哲学存在原则的区别。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是折中主义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1)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即整个世界有其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和发展的物质世界。世界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都以物质为基础,根源于物质,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产物、形式、属性、功能或表现。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整个世界繁纷复杂,千差万别,呈现出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4)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简言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2.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

  (1)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

  (3)这一原理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缺陷。它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多样性统一,并全面论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这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上的直观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与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原则界限。

  (4)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五、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内容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联系都是相互联系。联系与区别互为前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其内部以及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阶段之间也总是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或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而存在。系统是许多要素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相对稳定性,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集合;要素是组成一个系统而且相互联系着的单元或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三,任何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转化”而沟通起来,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2.这一原理的意义

  (1)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2)要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树立整体观点和系统观点。

  (3)在实践中要尽可能全面分析和把握复杂多样的多种联系,并从中着重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科学的任务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必然的联系。

  (二)联系与系统

  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⑴整体性原则,即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机械之和。⑵动态有序性原则。系统的联系是有序的,这种联系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⑶最优化原则,即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总体目标实现的最佳状态。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与部分(局部)的关系。⑴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⑵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⑶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⑷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三)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

  1.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根源于“物质的本性”(恩格斯语)、事物的内在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进、上升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向和总体趋势,下降、倒退则总是暂时、局部的现象,它只能干扰而不能消除前进上升的必然性;新生事物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遭受挫折甚至夭折,但它在另外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又以“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新事物必然最终战胜旧事物;发展存在于物质形态、物质反映形式、物质运动方式的前进演化中,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的运动过程之中。在事物的前进运动中,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实现了真正的发展,是发展的决定环节,因此它是发展的实质。

  2.发展的过程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⑴任何事物的存在本身都是作为一种特定的运动过程而存在的 ;⑵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暂时的;⑶过程即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历史,每一过程都要被另一过程所代替;⑷前进发展是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具体过程是有始有终的,有限的、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的。这体现了:a.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彻底的革命批判的精神和实质,要从“暂时 性方面去理解”一切事物;b.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正确对待新生事物;c.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六、对立统一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b.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对立面之间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关系。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不包含斗争性的纯粹的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当中,也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对立面当中同时存在的两种基本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的。 b.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1.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前提。2.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1.在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做准备和创造条件。2.在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推动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

  4.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一种是只承认同一性,否认斗争性,在绝对同一中思维。它在政治上一般会导致右的错误;另一种是只承认斗争性,否认同一性。它一般会在政治上导致“左”的错误。我们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在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等,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原理。

  (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又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归根到底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所在。

  (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它影响事物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否认外因的作用,是形而上学的另外一种片面性。

  2.这一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法和经验,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特殊性表现为:不同运动形式、不同事物、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两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2)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表现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3)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3.这一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否则就会走上邪路。同时,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的具体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五)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在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和影响;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起重要作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找到并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紧紧抓住工作的重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即抓住重心,照顾一般,有主有次,主次结合。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方面是在矛盾两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非主要矛盾方面是处于服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随之事物的性质也发生变化。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观察问题,①要看主要矛盾方面,看主流。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事物性质。颠倒主次,就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性质或本质,以致迷失方向;②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方面,不能忽视支流,因为非主要矛盾方面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方面。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一分为二地全面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与“两点论”对立的是形而上学“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多种矛盾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矛盾两方面中,着重把握其主要方面。与之对立的是形而上学“均衡论”。“均衡论”貌似全面,但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的两方面平均看待。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辩证法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则以“两点论”为前提,没有两点就无所谓重点;“重点论”是“两点论”的进一步深化。

  (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联系、全面观点和孤立、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3)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并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和科学研究的搜集材料阶段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但一旦踏入广阔的研究领域便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因为形而上学所执著的“片面”、“静止”确实是客观事物固有的,就使得这种片面、静止的认识似乎是合理有效的,从而还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其错误,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


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由事物内在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属性,特别是通过分析本质属性把握质。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具有多样性, 量和事物不可分,但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由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认识量才能精确地认识事物。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度有两个极限,称之为关节点。一旦超出或破坏了度,质和量的统一体就发生破裂,一物就转化为他物。认识度的意义:a.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可以使人们知道,量的变化在什么范围内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发生质变。b.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具体划清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c. 如果需要改变事物的性质,则必须勇于突破事物的度。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特点

  事物的发展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事物度的突破,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和基础;质变不会凭空发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在前进性运动中,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因此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表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特征,表现为新质和旧质要素的量的此消彼长。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这一规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认为质变可以凭空突然发生,这是“激变论”的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则是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辩证统一起来;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在事物的前进发展中,事物的内部矛盾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或称之为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改变其根本性质,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原有事物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四)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相互斗争,最后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事物的发展、内部矛盾的展开和解决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客观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它是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旧质向新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和飞跃,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②它是联系的环节。否定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同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和内容。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叫做“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在理论上,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把否定看成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它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是抽象的否定。在实践上,要坚持辩证否定观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辩证否定“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即“必然灭亡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另一方面,要坚持对一切事物采取辩证否定的科学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在改革开放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对资本主义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唯物辩证法的几对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也是客观的,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与对立:①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③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④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2)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列宁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一)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表现在:⑴地位不同。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⑵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⑶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⑴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没有纯粹的必然性。⑵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补充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⑶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⑷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批判两种错误:a. 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b. 要批判唯心主义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在哲学上,凡是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决定论,一般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凡是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非决定论,属于唯心主义。只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而否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的复杂性,称之为机械决定论。既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又承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复杂性,称之为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共变性;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并非所有的先后相继关系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关系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3)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其客观性、普遍性是指因果联系不以人的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之中。其复杂性表现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等。

  3.这一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要坚持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的辩证决定论,反对否认其客观普遍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否认其复杂性的机械决定论。

  (2)在实践上:①承认因果联系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不断地发现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任务。②研究因果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觉性和调控性,少犯错误,并预测未来。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和现实的含义

  可能是指现实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把握现实范畴,应当注意它和必然性的联系,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丧失了必然性,迟早一定变成不现实;同时,它又受着偶然性的影响。

  2.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1)把握可能这一范畴,要注意:

  ①要区分可能和现实。②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③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前者是根据和条件比较充分,在现在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后者是根据和条件不充分,在现在条件下尚不能实现。④要区分多种可能,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好和坏、胜利和失败的可能。⑤要区分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2)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表现为: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性,没有可能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没有现实,也就没有可能性,不能实现的东西也就是不可能的东西。

  两者的相互转化表现在: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在现实中又产生新的可能,新的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为现实,这就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3.这一原理的意义

  (1)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立足现实。

  (2)对可能作出全面分析,不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力争好的可能变成现实,防止坏的可能变成现实,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3)根据实践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办那些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并根据可能的大小精确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把抽象的可能性当做现实的可能性,一般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把现实的可能性当做抽象的可能性,会犯滞后保守的错误;忽视抽象的可能性的意义,往往会目光短浅,丧失感觉,或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九、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要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和区别。

  (1)能动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人的认识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能动的反映论和先验论是根本对立的。

  (2)能动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能动的反映论是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怀疑和否认人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古代中国的庄子认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休谟和康德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曾对不可知论作过批判,但都是不彻底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才真正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因为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3)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但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否认认识的能动作用,是直观、被动、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反映论。

  (二)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考察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要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提供客体信息和认识工具。

  (2)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促使了人的交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并使人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三)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创造性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①在反映过程中,主体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创造性的预见;②主体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创制出未来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等;③主体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事物。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直观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创造;创造不是无中生有的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认识活动的基本结构

  其基本结构是由认识主体、客体、中介构成,主体运用一定中介(工具、手段等)作用于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的含义和本质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 (毛泽东语)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本质:

  (1)实践区别于意识(认识、理论)的本质在于实践的直接现实性。(2)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运动形式和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在于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创造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总是以客体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的目的和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存在,不断实现着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的功能。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其本能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是通过实践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和社会是通过实践而存在的,因此,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主体、客体、工具都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认识或理论具有主观反映性,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围,能够把认识或理论转化为现实,并检验一切认识和理论。

  (2)主观能动性。包括自主性、目的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这说明,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

  (3)社会历史性。人总是社会的人,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社会制约性:实践的主体、对象、范围、规模、方式均受社会的制约;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人活动。其历史性是指:实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归根到底决定其他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实验以及精神生产实践。它具有探索性、尝试性,以脑力劳动为主,提供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科学作用的增强,它愈来愈成为主导性的实践活动。

  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来自于实践。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b.实践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C.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感知器官和思维能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惟一标准。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十、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其一,直接性。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其二,生动、具体性。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其三,表面性、片面性。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片面现象的反映,这是其局限性。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①间接性。它是通过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②抽象性。它是对大量感性材料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不是具体生动的;③深刻性。它以事物的本质为反映内容,比感性认识深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做到。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这是因为,人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在思维着,并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不同人由于理性认识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这是因为,理性认识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往往是交错进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骗人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来源于感性认识。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唯理论除了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还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经验论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事物靠感觉、经验就够了,理性认识不过是空洞的抽象,是不可信的。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经验论除了否认感性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还否认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毛泽东语),但从整体上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因而都是错误的。其实践意义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轻视感性经验,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轻视科学理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2)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3)检验和发展认识。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1)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3)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4)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某一理论、思想、方案等,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是没有完成。这是因为,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克服和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又应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的意义: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思想落后于实际,犯右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十一、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认识发展过程是不断发现、发展和检验真理的过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指:(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客观结果,不以人的认识、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3)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2.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者,如柏拉图把真理看成是心灵对其固有理念的“回忆”,黑格尔把真理看成对“绝对观念”的认识,否认了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宣扬主观真理论。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实用主义者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的错误在于把真理的作用与真理之为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把真理看成是因人而异的,混淆真理与错误的区别和界限。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②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从其客观性、不可被推翻性来说,它具有绝对性;从其有限性来说,又具有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客观真理所固有的二重性。

  (2)从真理的发展上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发展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①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或颗粒,没有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②绝对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来表现,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③人们对每一个真理的认识和把握,都是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矛盾,正是在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的。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及其发展,把已有的认识和理论变成僵化的教条。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及客观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在实践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待一切科学理论,都要采取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要反对教条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

  (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问题指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根本途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认识对象相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认识同认识对象相对照,检验两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在主观意识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客观对象一般也不能回答这一问题。

  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客观结果才能把认识和客观对象加以对照。一般来说,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就证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一切认识都必然接受实践或最终接受实践检验,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过程,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在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反对唯心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在实践上,实践标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的锐利思想武器,要反对否认实践标准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实践标准就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以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在反复实践中检验真理。


十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经济结构指与生产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内容就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是:

  (1)它以一定形式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之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

  (2)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并构成政治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对应。

  (二)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1.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没有加工过的自然物和经过一定加工的自然物。劳动资料是传递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的总和。其中,生产工具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术和知识、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称之为生产力的“硬件”;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智能性要素,是它的“软件”。

  2.生产力的特性

  (1)生产力具有属人性。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马克思语),生产力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自然界被“人化”的过程,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2)生产力的物质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物质的实体;它是前人创造的物质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生产力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一种客观的现实的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社会性: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产力诸要素才能现实地结合起来;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的社会力量。生产力的历史性:它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人的物质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进的生产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生产力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不变的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表现为工艺、方法、经验和能力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理由是:

  (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

  (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

  (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技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的5%~10%,上升到20世纪中期的50%,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有的产业部门甚至达到1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首先,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次,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当一种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被改进和发明、具有创新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时,就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力,它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生产力,它很快会取代落后生产力并被推广使用。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引起的历史进程。

  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发展高科技,从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四)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动态全过程,生产环节处于主导地位。



十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如宪法和其他法规等制度性要素,政治法律设施如国家机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以及政治组织如政党等实体性要素,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就决定政权的性质以及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对政治结构以至整个社会实行控制和管理。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两大对抗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控制社会秩序,便建立了国家;国家是历史范畴,随着世界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完全消灭,国家将日趋衰亡。

  2.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是统治阶级的专政;一切剥削阶级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劳动者的工具;国家是暴力机器,军队和警察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国体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类型。政体是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反作用于国体。

  3.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职能表现出来。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1)对内职能是:其一,政治职能。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反抗。其二,经济职能。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基础。其三,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保障社会安全。

  (2)对外职能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持本国利益不受侵犯。一般说来,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十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反映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它与经济基础及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又被称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社会的文化结构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非意识形态(不反映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相互联结形成的有机系统。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因为:

  (1)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根源。

  (2)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或迟或早会发生相应变化。

  (3)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有阶级性。

  (4)在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未来。

  (2)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意识形态却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意识形态却相对先进。

  (3)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总是继承了过去的意识形态成果。

  (4)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意识形态的发展。

  (5)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其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它对人们确立和坚持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理想信念等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力量。进步、革命的意识形态振奋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是进步、革命阶级和势力的精神武器,落后、腐朽的意识形态腐蚀人民群众的思想,是落后、反动阶级和势力的精神支柱。

  (2)它为一定阶级、阶层和势力制定政策和方略提供理论依据。

  (3)它具有对社会、历史和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或维护的功能。意识形态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能够评价;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或否定及相应的维护或批判。

  (4)它具有调控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

  3.这一原理的意义

  要认识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精神文明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和物质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克服、抵制错误思想的泛滥和侵蚀,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反对否认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自发论。  

  (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政治生活等进步的程度和成果,精神文明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和推动,制约后两者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指导和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语)因此,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十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与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它是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的工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没有人的创造性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区别。社会规律正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地选择,从而创造历史。(2)社会规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实现和体现。

  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与自然界不同,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方式。社会规律不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存在并实现、体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3)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人们的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千差万别,在现象上表现为多样的偶然性而不重复;历史必然性即存在和实现于偶然性之中,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规律虽然有其特点,但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重复性,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

  社会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社会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历史的作用也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社会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人的自觉活动就越自由,其作用就越大。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特别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历史发展具体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曲折和偶然性所左右,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探索、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它是我们科学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它是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上,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变革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这一规律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要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辩证原理,反对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唯心主义上层建筑决定论,也要反对忽视和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和自发论。在实践上,这一规律为观察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使我们能正确分析社会的经济同政治、思想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激发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和环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十六、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归根到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历史多元论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1)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一切制度进步、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允许生产力以过去没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率。

  生产力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检验真理的客观实践标准的运用和深化,也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和尊重实践的重要的唯物史观根据;它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锐利武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后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1)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质的飞跃。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在阶级社会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它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一般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应当把剥削阶级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制度,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后者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②社会改革的作用是: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当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认识功能。古代科学对无神论起了促进作用。近代科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2)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功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手段、条件、过程和效果等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改造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产业、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为消除三大差别创造条件。

  (4)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5)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教、艺术和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生产力革命,生产劳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科学革命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它创造社会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物质前提,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

  (3)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军事斗争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反对宗教神学,促进观念形态的革新;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科学技术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但要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主宰、改变人类的一切;清除一切社会弊端,否认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作用的“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悲观论”。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它掌握在不同的人和阶级、势力的手里,作用是不同的。要把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科学技术本身区别开来。

  (六)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利益,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影响,因此被称为“全球问题”。

  要明确认识到:

  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②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与发展,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

  ③全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制度、观念、社会组织管理、整体社会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造成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伴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是:

  ①它表明和证实,社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将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人类无疑应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但同时要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


十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它作为中国革命、建设的行动指南。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犯错误,甚至走向失败。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

  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后来毛泽东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


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一命题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再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符合新的实践的新理论;最后,这一命题还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使之通过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做到:

  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②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理论水平;

  ③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④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树立世界眼光。

  ⑤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十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样四个大的理论成果; 二是按照理论内容及其主题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两个大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十、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的思想体系。同时,如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正确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科学认识中国革命规律,制定符合中国情况的路线,解决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这不仅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出了迫切的客观要求,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十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在这一时期,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考察、分析中国社会,指导中国革命。中共二大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和中国革命应分为两步走等有了初步认识,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中共四大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

  (1)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是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中国革命最迫切的任务是:一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统一,建设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关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国民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时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

  (3)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中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要实现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4)关于资产阶级和统一战线。中共二大后,在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瞿秋白等开始了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瞿秋白还最早地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中共三大强调共产党在同国民党合作时,要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共四大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思想。此外,周恩来在武装斗争问题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



二十二、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则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

  (1)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同党内盛行着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在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文章,着重论述了下列基本问题:①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③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④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⑤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⑥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到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二十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春夏的中共七大,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大力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着重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的完整论述,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完备成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第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折)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历史经验。第二,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第四,全党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与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主要表现在:①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②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③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④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⑤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理论;⑥提出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作为这个集体的重要成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十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思想继续在实践中发展。

  (2)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中共七大以后,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既有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更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这主要是:①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②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③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④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⑤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⑥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⑨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⑩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



二十五、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1941年3月,在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最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7月,邓拓发表纪念“七一”的专论,提出全党要“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使用了“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1943年7月,刘少奇发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的文章,提出一切干部和党员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和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不久,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这是中共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二十六、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第一次是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收入刘少奇选集时称为《论党》)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刘少奇的这个报告和七大通过的党章,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

  第二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出了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这两次概括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精准地概括为三句话,这三句话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的基本内涵,为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核心。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产生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包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句话有四重含义必须理解和掌握:其一,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性活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自然凝结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所能完成的,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三,毛泽东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如中共一大、二大、七大、八大等)和中央全会(如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等)所形成的报告、决议和其他重要文献中,体现在其他领导人的论著中。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党的早期的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闻天等,特别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四,毛泽东是作为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而活动的,他的主要言行和重要著作,主要反映了领导集体的意见和决定,也集中概括了其他领导成员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贡献。



二十七、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阐述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它的主体,即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的六个方面;二是贯穿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而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理论贡献主要在六个方面: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包括: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的思想和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破裂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二是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以及中国革命三个重要法宝的概括与论述。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主要包括: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政治条件;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③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④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⑦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等等。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主要包括:①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②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③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④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⑤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的思想;⑥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4)关于政策和策略

  主要包括:①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②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面的政策和策略思想;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主要包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②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③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⑤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

  (6)关于党的建设

  主要包括:①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③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的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④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⑤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中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上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活动之中。



二十八、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首先,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都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其次,理论品质是一致的。都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再次,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

  最后,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十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中国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十、科学发展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进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1.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三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①192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问题的策略问题而去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②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

  ③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惩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领导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坚持和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总之,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革命法宝,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党和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旗帜下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的成功,我们的胜利,无不得益于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全国改革。20多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每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高举的旗帜,这是我们党八十年来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到这三个“解放出来”,才能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十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认为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矛盾的主要根源。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给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它侵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新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⑴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对帝国议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

  ⑵作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指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打倒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可以直接达到消灭外国资产阶级的目的。

  ⑶对中国人民来说,反对帝国主义,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3.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势力,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1)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控制着中国广大的基层政权,充当各级官吏,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都是依靠地主阶级来实现对全国统治的。(2)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说,就是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因此,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压迫的民主革命,这两大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地主阶级,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如果不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就难以组成强大的革命队伍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首先,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其次,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还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三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动力就是“人民大众” ,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925―1927年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证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同盟军的思想,阐明了党在农民问题上应当采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受压迫最重要,生活最为悲惨。鸦片战争后,农民内部的分化十分激烈。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中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农是中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

  第二,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无论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反对封建主义,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

  第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即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另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也忘记了农民。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地依靠农民,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复兴。

  2.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个体劳动者即是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它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他们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3.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它们有革命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它们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动摇性、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三十四、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对象的异常强大,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勾结在一起,共同破坏中国革命。因此,中国人民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使得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三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段及其政党领导的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阶级革命的范畴。毛泽东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积极扶持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

  第四,革命的前途问题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之一。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三十六、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他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因此,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三十七、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级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总体情况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毛泽东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剥削农民,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2.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惟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即,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在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

  首先,从政治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不是革命的对象,因而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应该采取消灭的政策。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人士,因此保护民族工商业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第三,从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表现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参见了民主革命,是革命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决定了对民族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毛泽东指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多了一个外国侵略者,少了一个民族独立;多了一个外国支持的封建统治势力,少了一个工业化、近代化。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二,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性质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民族工商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官僚资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这种资本主义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民族工商业大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对解放区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三大经济纲领的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逐渐形成。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此作了分析。

  第一,国营经济。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二,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包括生产、消费和信用方面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帮助小生产者养成互助劳动,集体主义的思想和习惯,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创造条件。

  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主要是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的民族工商业。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的一面,又有剥削工人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党对它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第四,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它是一种落后的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经过三大改造,个体经济大多数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

  第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种经济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问题。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的方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制订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四面八方”的方针。



三十八、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提出

  毛泽东于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文化,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就保证了这种文化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为革命发展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内容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的,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五四运动以后,其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

  第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它是以中华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发展的联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总之,这种文化孕育了革命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十九、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与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进一步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从而把这个到路在全党确立下来。



四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理论


  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但在同一原则下,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则基于各国条件的不同,而不应强求一致,应由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依据本国的具体条件而定。

  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依据。这主要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一方面,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另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形成了近代中国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城市与乡村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中国的中心城市,不能像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控制全国的经济与政治;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

  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的发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其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的分析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这就是: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农村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已基本形成。

  4、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革命理论,既批判了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四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建设与能否成功地开展武装斗争密切联系着。党的发展、巩固,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

  (2)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同中国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党在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在统一战线中,正确的处理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就会遭受挫折。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人民军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人民军队。只有依靠人民军队,党才能在群众中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分子,从而为巩固和壮大党的队伍奠定基础。

  (3)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增强党的战斗力。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的领导全部中国的革命。

  2.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的中国革命。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三大法宝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因为: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 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之一(另一个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但武装斗争要有统一战线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失败。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利益,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首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军,以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思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领导和组织统一战线,这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其次,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的特征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较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只占少数,但掌握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和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依靠这些阶级并同它们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最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不平衡,中国革命将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长期过程。同时,中国反革命的力量仍然大于革命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运用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民众,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

  ②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可能性着重分析的是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了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地发生推移、转化,这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最为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其次,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因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

  最后,中国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一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的保持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一部分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由于矛盾的冲突和自身的利益,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要求。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这个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但主要是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两个联盟的关系是: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必须注意巩固和发展第二个联盟。具体说来: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的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领导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中,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根本问题,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工农联盟是整个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主要的。

  (3)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共产党内和资产阶级联合时要防右,分裂时反“左” 。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经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势力派顽固势力是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还进一步制定了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

  (4)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5)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大特点

  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为了解决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主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帮助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思想上达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水平。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2)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的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去教育和改造我们的党员,保证党的性质不改变。

  (3)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党内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解决党内矛盾的办法既不同于解决敌我矛盾也不同于解决人民内部一般群众之间的矛盾,处理党内斗争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进行正确的解决。

  党内斗争是促进党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武器,必须坚持在党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路线斗争。根据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必须坚持民主原则,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团结是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只有本着团结的愿望才可防止矛盾的尖锐化。但团结不是取消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实现团结的愿望与目的。

  因此,既要反对搞无原则的庸俗的“关系学”,也反对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种种自由主义思想和态度。自由主义实质是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造成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党内的路线斗争要通过正确的开展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来完成,这样就能确保正确的政治路线得以确立。思想斗争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去进行。必须反对惩办主义和思想斗争中的过火政策。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做到:

  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党员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只有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是要解决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其次,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政治化、科学化”。毛泽东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纠正政治和组织上的错误。

  其三,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

  其四,要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中国共产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制度,坚定了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党员时刻想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

  最后,整风运动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1942年延安整风开整风运动之先河。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为中心内容。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开展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

  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1)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

  (2)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3)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①民主和集中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一方面反对离开民主讲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方面必须反对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1)理论联系实际;(2)密切联系群众;(3)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四十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无论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会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是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能够最终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1952年,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1956年,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四十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表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主要原因是:

  首先,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求得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向富强的必然之路。

  其次,土地改革完成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第三,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化,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1953年时,我国不仅有必要全面开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也具备了这样做的条件。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第二,国营经济的力量已经相对强大,并在迅速发展,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第三,积累了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经验,也积累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经验。第四,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又很不景气,而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活力,并给予中国建设事业以援助,促使中国迅速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四十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的合作化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即通过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步实现的。基本经验有

  (1)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2)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互助组是在维持农民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前提下,由几户或者几十户农民通过交换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而组织起来的,它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合作社是农民将原来所有的土地、耕畜和主要生产工具交给合作社,归合作社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3)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从而引导了广大的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4)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同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此外,在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搞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以便农民切实看到合作化的好处,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四十七、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经过合作社的途径,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的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从组织形式来看,首先建立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然后,过渡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还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即: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不断提高手工业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逐步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四十八、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1.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使我国和平地实现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2.创造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包括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两个阶段)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实行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在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实行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即将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方红利加上他们的薪酬可占全年营业额的1/4左右。这就使这些公私合营后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利息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共付10年。对资本家和资方代理人按照“包下来”的计划和“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作了人事安排,保留俄他们的高薪。这样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逐步起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马克思和列宁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能够在中国实现,主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面性;另一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



四十九、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首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其次,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彻底赶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村的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于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队伍在壮大,政治与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并已成为国家领导阶级。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

  所以,这一切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确立。新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已经形成。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的巨大飞跃。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五十、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必要性


  (1)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3)这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五十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本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另一个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五十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确立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才有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大。

五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过程


  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候,毛泽东就意识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只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当年1月的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作了进一步的划分。他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对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59年,他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渡到了共产主义的时候,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些东西必然是要灭亡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也还是要发展的;它可能经过几万个发展阶段。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1962年,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五十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想得长一点。”“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线索,它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人为地跨越这个阶段,妄想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只会陷入“左”的空想的泥潭。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得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第三,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即1965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走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初级的阶段”概念,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概括。



五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不同于过渡时期,因而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决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即公有制经济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科学文化落后的社会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目前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不同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因此,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五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五十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中国的实际,最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据就在这里。

  2、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五十七、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五十八、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有四个方面的完整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第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把握其实质。之所以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是因为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带有根本的性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五十九、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它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开放是为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成果,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就会干扰和影响经济建设。

  同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二者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




六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具体内容如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六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8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了今后十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目标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其内涵来说,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内容,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是这一战略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二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三是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确定的战略目标中,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我国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四是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这些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二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六十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马恩论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没有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2)列宁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对抗将消失,但矛盾将长期存在的观点,可惜来不及实施。斯大林否定社会主社会矛盾。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基本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毛质矛盾的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范围内加以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其要点是: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毛泽东特别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本来是具有对抗性的;但是,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终于将这种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问题,通过和平赎买顺利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在论述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基础上,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在当时提出划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在这里。毛泽东明确表达了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出发点,归宿点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对于政治思想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毛泽东强调,在处理各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必须树立“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

  总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的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述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六十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来说的。第一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首先,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改革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其次,改革涉及到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社会的每一方面都不能离开改革。再次,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冲击着人们传统思想和观念,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因此,就改革的这一深刻性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然,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一是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在人民大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条件下,在社会基本矛盾极大地激化条件下发生的。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进行的。二是两次革命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一次革命是要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其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第二次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三是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大规模的群众式的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依靠群众,但又不搞群众“运动”。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这一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改革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如果我们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而不发展经济,综合国力就无法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从长远来说,中国就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因此,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深化改革需要稳定,扩大开放需要稳定,完善民主、健全法制需要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稳定又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使我们的整个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六十四、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理解;但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二)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六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首先是由我国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完善、不成熟,还没有能力包罗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六十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依据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这就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把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依据

  第一,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

  ( 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条件要求的。它不但与共同富裕没有矛盾,而且还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

  第一,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第二,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第三,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第四,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就是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比较和谐,利益矛盾比较缓和,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使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兼顾,社会公平得到注重。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分配制度上保证了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同时也必然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从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有其必要性的,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又要求避免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这就要求采取政策措施,把社会公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加以考虑。具体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平均主义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各方面的因素,在当前平均主义仍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反对平均主义仍然是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收入悬殊同样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从制度上、政策上防止出现收入悬殊。

  三是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人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和困难群体进行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

  总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六十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调节方式仍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

  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其要点是: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更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



六十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命题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它可以同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相结合。二是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这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具有共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其他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

  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它是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它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它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利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六十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七大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七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优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七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产品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二是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三是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这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七十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提出的原因:

  第一,这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第二,这是参加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前综合国力的较量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

  第三,这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七十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四,强化自然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七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民主与法制,人民不能当家作主,那就不是社会主义。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随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我国政权性质也由新民主主义的政权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表明国家本质的概念。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它是我国的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它成为全国政权以后,就开始担负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它又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这样的政权实质上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它必然会有中国的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说,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现在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资料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已经作为人民的一员参加国家政权了。

  第二,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在概念的表述上也有它突出的优点。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也是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因为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具有真实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爱国者以及各民族、华侨、各种职业的优秀人物和代表人物。他们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我国现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民主党派大多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先后成立的。他们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也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极少数共产党员参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多党制、两党制。我们的多党合作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关系。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它们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各民主党派的许多领导人和成员担任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和行政部门的领导职务,或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历史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四)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政府,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制度。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七十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原因是:

  第一, 我国政治体制本身还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

  第二, 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第三, 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第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经验。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七十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三个要点: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二,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它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的科学标准;它是反对形形色色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并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以科学反对宗教神学和“君权神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其局限性和缺陷是:①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它不懂辩证法,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例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所谓“绝对观念”的“外化”,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3)唯心主义的根源: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以及脑体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其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因为符合没落的反动阶级、集团的需要,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而长期存在。其认识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在认识过程本身存在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则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指出,主观性、直观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哲学唯心主义不是“胡说”,而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3.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来自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可以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其典型代表是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实体,两种实体性质各异,各自独立,互不相通,互不依赖,共同构成世界的两个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认为有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割裂并歪曲了物质和精神的真实的相互关系。笛卡尔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这一“绝对的实体”,把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4.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原则

  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超党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使哲学成为崭新的真正的科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从而结束了以往哲学家把哲学看做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的系统的说明,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它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在内的一切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既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内容的革命变革。

  在旧哲学那里,唯物论和辩证法从本质上是割裂的(古代唯物主义只是朴素、直观的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离的,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们高度统一起来。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伟大意义是: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彻底的科学体系,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提供了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指导思想,使社会历史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现实道路。

  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认识世界和革命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以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需要和要求,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并且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剥削阶级的哲学体系是剥削阶级利益的理论表现,为剥削阶级服务,并且总是掩盖自己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它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而且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一切剥削阶级的哲学往往否认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它只是这样那样地说明世界;否认“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它在理论上欺骗和麻醉广大劳动人民,把他们引向邪路,理论和实践本质上是分离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存事物都是从其不断的运动中,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集中表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对人类哲学遗产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它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是彻底革命的理论;它强调“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遗产中的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大量、确凿的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的整个理论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没有片面性,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需要,革命性又必须依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是彻底革命的阶级,又是最尊重科学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统一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是社会科学成为科学的哲学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分析现实社会、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它指导人们深刻认识社会的本质、规律和时代发展的特点、趋势。它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则。

  (2)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指导人们科学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树立和巩固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它具有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的重要功能。它指导、帮助我们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它能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它能开阔人们的眼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认识境界;它是分析和克服各种消极、错误、僵化、腐朽思想的锐利武器,从而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都是错误的。



三、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三种唯物主义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缺陷:朴素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如把原子当作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a.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从而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唯物主义物质观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不可知论认为物质是不能被认识的,而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能被认识的,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把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相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d. 从实践中理解物质,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与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它们互相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2.运动与静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①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运动和静止、变革和稳定辩证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实现变革,通过变革实现稳定。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性和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它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可以从长、宽、高三个方面加以度量。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性。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久暂不同的时间,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以物质运动为内容,它们的性质、计量都依赖于物质的运动,由物质运动所决定。时间和空间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的形态不同而不同,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及其相对性、绝对性。要反对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意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抓紧利用时间,充分利用空间。

  4、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一定要发生作用。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规律具有必然性。规律具有深刻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互为前提。⑴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⑵同时我们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四、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物质的反映形式发展的阶段是:

  ①非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即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其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非生命物质还没有产生需要,因此这种反映没有主动性。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即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特点是实现自我更新,以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生物已产生了需要,因此这种反映表现出趋利避害等不同程度的主动性。

  ③动物的反映形式,即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在动物的反映形式中,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知觉、表象、记忆和情感等,高等动物还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具有动物心理,产生了意识的萌芽。

  ④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它的本质是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的意识的原始产生中,社会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1)劳动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客观需要。人不仅要适应自然,而且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这就要求人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抽象思维的能力;

  (2)劳动促使了直立行走,并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对感性的东西进行概括,形成抽象思维活动,意识从而产生; (3)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促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和生理基础。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它是高度复杂和严密分工的物质机能体系,是最高级、精密、发达的物质形态,从而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人的意识活动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物质基础;人脑内部发生病变,意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或丧失。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产生的过程是人脑神经细胞在物理化学反映和生理过程的基础上,传递生物电、输入、储存、加工、输出、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有其产生的客观根源或“原型”。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的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否认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就会导致和产生唯心主义。②意识具有主观性。首先,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属于人的主观世界。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意识不是它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或汁液,其错误就在于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映象。其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再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近似的、能动的,有时是虚假、幻想、歪曲的反映,其主观性更加明显。

  (3)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由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反映特性,因而思维模拟是可能的。思维模拟亦称人工智能,包括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目前只能进行功能模拟,如转入、接收、存储、分析、控制、输出信息等。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延长工具,是物化的人的意识,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思维,更不可能反过来统治人类。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毛泽东指出: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称之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能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选择和反映对象,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根据需要,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超越事物的现状,能动地追溯过去,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

②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地表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创造条件,发挥潜力,利用规律,变可能为现实,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情感等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上的病患。

(2)这一原理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和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是以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即既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又承认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只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它们都是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总之,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列宁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实践意义: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和基础,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要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相互促进。

  (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回答的是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有没有统一的基础和本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存在着区别和对立,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一切旧哲学存在原则的区别。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是折中主义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1)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即整个世界有其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和发展的物质世界。世界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都以物质为基础,根源于物质,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产物、形式、属性、功能或表现。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整个世界繁纷复杂,千差万别,呈现出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4)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简言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2.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

  (1)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

  (3)这一原理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缺陷。它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多样性统一,并全面论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这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观上的直观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与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原则界限。

  (4)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五、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内容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联系都是相互联系。联系与区别互为前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其内部以及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阶段之间也总是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或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而存在。系统是许多要素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相对稳定性,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集合;要素是组成一个系统而且相互联系着的单元或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三,任何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转化”而沟通起来,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2.这一原理的意义

  (1)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2)要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树立整体观点和系统观点。

  (3)在实践中要尽可能全面分析和把握复杂多样的多种联系,并从中着重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科学的任务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必然的联系。

  (二)联系与系统

  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⑴整体性原则,即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机械之和。⑵动态有序性原则。系统的联系是有序的,这种联系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⑶最优化原则,即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总体目标实现的最佳状态。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与部分(局部)的关系。⑴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⑵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⑶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⑷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三)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

  1.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根源于“物质的本性”(恩格斯语)、事物的内在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进、上升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向和总体趋势,下降、倒退则总是暂时、局部的现象,它只能干扰而不能消除前进上升的必然性;新生事物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遭受挫折甚至夭折,但它在另外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又以“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新事物必然最终战胜旧事物;发展存在于物质形态、物质反映形式、物质运动方式的前进演化中,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的运动过程之中。在事物的前进运动中,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实现了真正的发展,是发展的决定环节,因此它是发展的实质。

  2.发展的过程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⑴任何事物的存在本身都是作为一种特定的运动过程而存在的 ;⑵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暂时的;⑶过程即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历史,每一过程都要被另一过程所代替;⑷前进发展是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具体过程是有始有终的,有限的、世界是由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的。这体现了:a.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彻底的革命批判的精神和实质,要从“暂时 性方面去理解”一切事物;b.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正确对待新生事物;c.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六、对立统一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b.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对立面之间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关系。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不包含斗争性的纯粹的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当中,也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对立面当中同时存在的两种基本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的。 b.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1.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前提。2.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1.在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做准备和创造条件。2.在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推动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

  4.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两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一种是只承认同一性,否认斗争性,在绝对同一中思维。它在政治上一般会导致右的错误;另一种是只承认斗争性,否认同一性。它一般会在政治上导致“左”的错误。我们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在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等,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原理。

  (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又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归根到底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所在。

  (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它影响事物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否认外因的作用,是形而上学的另外一种片面性。

  2.这一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自己的力量,同时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法和经验,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特殊性表现为:不同运动形式、不同事物、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两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2)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表现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3)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3.这一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否则就会走上邪路。同时,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的具体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五)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在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和影响;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起重要作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找到并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紧紧抓住工作的重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即抓住重心,照顾一般,有主有次,主次结合。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方面是在矛盾两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非主要矛盾方面是处于服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随之事物的性质也发生变化。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观察问题,①要看主要矛盾方面,看主流。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事物性质。颠倒主次,就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性质或本质,以致迷失方向;②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方面,不能忽视支流,因为非主要矛盾方面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方面。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一分为二地全面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与“两点论”对立的是形而上学“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多种矛盾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矛盾两方面中,着重把握其主要方面。与之对立的是形而上学“均衡论”。“均衡论”貌似全面,但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的两方面平均看待。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辩证法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则以“两点论”为前提,没有两点就无所谓重点;“重点论”是“两点论”的进一步深化。

  (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联系、全面观点和孤立、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3)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并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和科学研究的搜集材料阶段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但一旦踏入广阔的研究领域便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因为形而上学所执著的“片面”、“静止”确实是客观事物固有的,就使得这种片面、静止的认识似乎是合理有效的,从而还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其错误,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


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由事物内在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属性,特别是通过分析本质属性把握质。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具有多样性, 量和事物不可分,但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由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认识量才能精确地认识事物。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自己的度。度有两个极限,称之为关节点。一旦超出或破坏了度,质和量的统一体就发生破裂,一物就转化为他物。认识度的意义:a.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可以使人们知道,量的变化在什么范围内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发生质变。b.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具体划清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c. 如果需要改变事物的性质,则必须勇于突破事物的度。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特点

  事物的发展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事物度的突破,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和基础;质变不会凭空发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在前进性运动中,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因此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表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特征,表现为新质和旧质要素的量的此消彼长。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这一规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认为质变可以凭空突然发生,这是“激变论”的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则是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辩证统一起来;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在事物的前进发展中,事物的内部矛盾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或称之为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改变其根本性质,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原有事物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四)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相互斗争,最后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事物的发展、内部矛盾的展开和解决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客观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它是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旧质向新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和飞跃,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②它是联系的环节。否定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同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和内容。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叫做“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在理论上,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把否定看成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它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是抽象的否定。在实践上,要坚持辩证否定观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辩证否定“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即“必然灭亡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另一方面,要坚持对一切事物采取辩证否定的科学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在改革开放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对资本主义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唯物辩证法的几对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1.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也是客观的,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与对立:①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③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④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2)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列宁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一)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表现在:⑴地位不同。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⑵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⑶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⑴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没有纯粹的必然性。⑵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补充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⑶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⑷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批判两种错误:a. 要批判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b. 要批判唯心主义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在哲学上,凡是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决定论,一般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凡是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称之为非决定论,属于唯心主义。只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而否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的复杂性,称之为机械决定论。既承认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又承认人的能动性、偶然性、因果联系复杂性,称之为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共变性;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并非所有的先后相继关系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关系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3)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其客观性、普遍性是指因果联系不以人的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之中。其复杂性表现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等。

  3.这一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要坚持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的辩证决定论,反对否认其客观普遍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否认其复杂性的机械决定论。

  (2)在实践上:①承认因果联系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不断地发现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任务。②研究因果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觉性和调控性,少犯错误,并预测未来。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和现实的含义

  可能是指现实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把握现实范畴,应当注意它和必然性的联系,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丧失了必然性,迟早一定变成不现实;同时,它又受着偶然性的影响。

  2.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1)把握可能这一范畴,要注意:

  ①要区分可能和现实。②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③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前者是根据和条件比较充分,在现在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后者是根据和条件不充分,在现在条件下尚不能实现。④要区分多种可能,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好和坏、胜利和失败的可能。⑤要区分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2)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可能和现实的相互依存表现为: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性,没有可能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没有现实,也就没有可能性,不能实现的东西也就是不可能的东西。

  两者的相互转化表现在: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在现实中又产生新的可能,新的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为现实,这就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3.这一原理的意义

  (1)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立足现实。

  (2)对可能作出全面分析,不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力争好的可能变成现实,防止坏的可能变成现实,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3)根据实践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办那些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并根据可能的大小精确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把抽象的可能性当做现实的可能性,一般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把现实的可能性当做抽象的可能性,会犯滞后保守的错误;忽视抽象的可能性的意义,往往会目光短浅,丧失感觉,或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九、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要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和区别。

  (1)能动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人的认识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能动的反映论和先验论是根本对立的。

  (2)能动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能动的反映论是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怀疑和否认人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古代中国的庄子认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休谟和康德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曾对不可知论作过批判,但都是不彻底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才真正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因为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3)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但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否认认识的能动作用,是直观、被动、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反映论。

  (二)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考察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要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提供客体信息和认识工具。

  (2)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促使了人的交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并使人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三)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创造性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①在反映过程中,主体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创造性的预见;②主体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创制出未来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等;③主体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事物。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直观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创造;创造不是无中生有的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认识活动的基本结构

  其基本结构是由认识主体、客体、中介构成,主体运用一定中介(工具、手段等)作用于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的含义和本质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 (毛泽东语)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本质:

  (1)实践区别于意识(认识、理论)的本质在于实践的直接现实性。(2)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运动形式和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在于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创造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总是以客体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的目的和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存在,不断实现着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的功能。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其本能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是通过实践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和社会是通过实践而存在的,因此,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主体、客体、工具都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认识或理论具有主观反映性,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围,能够把认识或理论转化为现实,并检验一切认识和理论。

  (2)主观能动性。包括自主性、目的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这说明,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

  (3)社会历史性。人总是社会的人,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社会制约性:实践的主体、对象、范围、规模、方式均受社会的制约;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人活动。其历史性是指:实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归根到底决定其他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实验以及精神生产实践。它具有探索性、尝试性,以脑力劳动为主,提供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科学作用的增强,它愈来愈成为主导性的实践活动。

  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来自于实践。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b.实践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C.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感知器官和思维能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惟一标准。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十、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其一,直接性。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其二,生动、具体性。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其三,表面性、片面性。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片面现象的反映,这是其局限性。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①间接性。它是通过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②抽象性。它是对大量感性材料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不是具体生动的;③深刻性。它以事物的本质为反映内容,比感性认识深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做到。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这是因为,人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在思维着,并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不同人由于理性认识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这是因为,理性认识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往往是交错进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骗人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来源于感性认识。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唯理论除了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还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经验论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事物靠感觉、经验就够了,理性认识不过是空洞的抽象,是不可信的。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经验论除了否认感性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还否认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毛泽东语),但从整体上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因而都是错误的。其实践意义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轻视感性经验,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轻视科学理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2)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3)检验和发展认识。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1)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3)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4)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某一理论、思想、方案等,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是没有完成。这是因为,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克服和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又应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的意义: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思想落后于实际,犯右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十一、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认识发展过程是不断发现、发展和检验真理的过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指:(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客观结果,不以人的认识、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3)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2.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者,如柏拉图把真理看成是心灵对其固有理念的“回忆”,黑格尔把真理看成对“绝对观念”的认识,否认了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主观唯心主义者则宣扬主观真理论。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实用主义者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的错误在于把真理的作用与真理之为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把真理看成是因人而异的,混淆真理与错误的区别和界限。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的内容,都和错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②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从其客观性、不可被推翻性来说,它具有绝对性;从其有限性来说,又具有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客观真理所固有的二重性。

  (2)从真理的发展上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发展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①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或颗粒,没有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②绝对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来表现,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③人们对每一个真理的认识和把握,都是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非至上性和至上性的矛盾,正是在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的。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及其发展,把已有的认识和理论变成僵化的教条。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及客观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在实践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待一切科学理论,都要采取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要反对教条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

  (三)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问题指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根本途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认识对象相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认识同认识对象相对照,检验两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在主观意识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客观对象一般也不能回答这一问题。

  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客观结果才能把认识和客观对象加以对照。一般来说,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就证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一切认识都必然接受实践或最终接受实践检验,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过程,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在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反对唯心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在实践上,实践标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的锐利思想武器,要反对否认实践标准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实践标准就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以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在反复实践中检验真理。


十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社会经济结构指与生产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内容就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是:

  (1)它以一定形式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之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

  (2)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并构成政治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对应。

  (二)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1.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没有加工过的自然物和经过一定加工的自然物。劳动资料是传递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的总和。其中,生产工具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术和知识、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称之为生产力的“硬件”;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智能性要素,是它的“软件”。

  2.生产力的特性

  (1)生产力具有属人性。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马克思语),生产力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自然界被“人化”的过程,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2)生产力的物质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物质的实体;它是前人创造的物质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生产力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一种客观的现实的物质力量。

  (3)生产力的社会性: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产力诸要素才能现实地结合起来;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的社会力量。生产力的历史性:它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人的物质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进的生产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生产力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不变的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表现为工艺、方法、经验和能力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理由是:

  (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

  (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

  (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技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的5%~10%,上升到20世纪中期的50%,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有的产业部门甚至达到1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首先,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次,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当一种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被改进和发明、具有创新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时,就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力,它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生产力,它很快会取代落后生产力并被推广使用。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引起的历史进程。

  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发展高科技,从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四)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动态全过程,生产环节处于主导地位。



十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如宪法和其他法规等制度性要素,政治法律设施如国家机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以及政治组织如政党等实体性要素,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就决定政权的性质以及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对政治结构以至整个社会实行控制和管理。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两大对抗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控制社会秩序,便建立了国家;国家是历史范畴,随着世界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完全消灭,国家将日趋衰亡。

  2.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是统治阶级的专政;一切剥削阶级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劳动者的工具;国家是暴力机器,军队和警察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国体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类型。政体是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反作用于国体。

  3.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职能表现出来。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1)对内职能是:其一,政治职能。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反抗。其二,经济职能。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基础。其三,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保障社会安全。

  (2)对外职能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持本国利益不受侵犯。一般说来,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十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反映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它与经济基础及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又被称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社会的文化结构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非意识形态(不反映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相互联结形成的有机系统。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因为:

  (1)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根源。

  (2)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或迟或早会发生相应变化。

  (3)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有阶级性。

  (4)在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利己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未来。

  (2)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意识形态却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意识形态却相对先进。

  (3)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总是继承了过去的意识形态成果。

  (4)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意识形态的发展。

  (5)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其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它对人们确立和坚持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理想信念等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力量。进步、革命的意识形态振奋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是进步、革命阶级和势力的精神武器,落后、腐朽的意识形态腐蚀人民群众的思想,是落后、反动阶级和势力的精神支柱。

  (2)它为一定阶级、阶层和势力制定政策和方略提供理论依据。

  (3)它具有对社会、历史和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或维护的功能。意识形态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能够评价;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或否定及相应的维护或批判。

  (4)它具有调控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

  3.这一原理的意义

  要认识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精神文明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和物质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克服、抵制错误思想的泛滥和侵蚀,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反对否认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自发论。  

  (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政治生活等进步的程度和成果,精神文明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和推动,制约后两者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指导和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语)因此,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十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与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它是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的工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没有人的创造性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区别。社会规律正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地选择,从而创造历史。(2)社会规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实现和体现。

  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与自然界不同,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方式。社会规律不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存在并实现、体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3)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人们的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千差万别,在现象上表现为多样的偶然性而不重复;历史必然性即存在和实现于偶然性之中,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规律虽然有其特点,但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重复性,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

  社会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社会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历史的作用也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社会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人的自觉活动就越自由,其作用就越大。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特别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历史发展具体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曲折和偶然性所左右,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探索、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它是我们科学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它是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上,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变革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这一规律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要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辩证原理,反对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唯心主义上层建筑决定论,也要反对忽视和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和自发论。在实践上,这一规律为观察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使我们能正确分析社会的经济同政治、思想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激发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和环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十六、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归根到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历史多元论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1)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一切制度进步、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允许生产力以过去没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率。

  生产力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检验真理的客观实践标准的运用和深化,也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和尊重实践的重要的唯物史观根据;它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锐利武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后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1)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质的飞跃。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在阶级社会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它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一般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应当把剥削阶级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制度,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后者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②社会改革的作用是: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当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认识功能。古代科学对无神论起了促进作用。近代科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2)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功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手段、条件、过程和效果等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改造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产业、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为消除三大差别创造条件。

  (4)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5)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教、艺术和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生产力革命,生产劳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科学革命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它创造社会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物质前提,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

  (3)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军事斗争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反对宗教神学,促进观念形态的革新;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科学技术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但要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主宰、改变人类的一切;清除一切社会弊端,否认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作用的“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悲观论”。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它掌握在不同的人和阶级、势力的手里,作用是不同的。要把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科学技术本身区别开来。

  (六)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利益,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影响,因此被称为“全球问题”。

  要明确认识到:

  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②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与发展,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

  ③全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制度、观念、社会组织管理、整体社会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造成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伴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是:

  ①它表明和证实,社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将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人类无疑应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但同时要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


十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它作为中国革命、建设的行动指南。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犯错误,甚至走向失败。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

  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后来毛泽东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


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这一命题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再次,这一命题强调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符合新的实践的新理论;最后,这一命题还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使之通过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做到:

  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②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理论水平;

  ③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④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树立世界眼光。

  ⑤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十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样四个大的理论成果; 二是按照理论内容及其主题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两个大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十、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的思想体系。同时,如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正确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科学认识中国革命规律,制定符合中国情况的路线,解决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这不仅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出了迫切的客观要求,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十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在这一时期,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考察、分析中国社会,指导中国革命。中共二大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和中国革命应分为两步走等有了初步认识,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中共四大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

  (1)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是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中国革命最迫切的任务是:一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统一,建设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关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国民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时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

  (3)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中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要实现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4)关于资产阶级和统一战线。中共二大后,在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瞿秋白等开始了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瞿秋白还最早地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中共三大强调共产党在同国民党合作时,要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共四大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思想。此外,周恩来在武装斗争问题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



二十二、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则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

  (1)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同党内盛行着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在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文章,着重论述了下列基本问题:①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③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④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⑤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⑥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到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二十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春夏的中共七大,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大力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着重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的完整论述,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完备成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第一,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折)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历史经验。第二,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第四,全党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具体表现。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与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主要表现在:①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②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③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④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⑤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的理论;⑥提出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作为这个集体的重要成员,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十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思想继续在实践中发展。

  (2)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中共七大以后,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既有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更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这主要是:①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②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③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④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⑤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⑥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⑨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⑩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等。



二十五、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1941年3月,在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最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1942年7月,邓拓发表纪念“七一”的专论,提出全党要“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使用了“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1943年7月,刘少奇发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的文章,提出一切干部和党员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和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不久,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这是中共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二十六、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第一次是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收入刘少奇选集时称为《论党》)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刘少奇的这个报告和七大通过的党章,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

  第二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出了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这两次概括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精准地概括为三句话,这三句话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的基本内涵,为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核心。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产生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包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句话有四重含义必须理解和掌握:其一,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其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性活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自然凝结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所能完成的,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三,毛泽东思想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如中共一大、二大、七大、八大等)和中央全会(如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等)所形成的报告、决议和其他重要文献中,体现在其他领导人的论著中。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党的早期的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闻天等,特别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四,毛泽东是作为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而活动的,他的主要言行和重要著作,主要反映了领导集体的意见和决定,也集中概括了其他领导成员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贡献。



二十七、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阐述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它的主体,即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的六个方面;二是贯穿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而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理论贡献主要在六个方面: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包括: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的思想和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破裂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二是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以及中国革命三个重要法宝的概括与论述。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主要包括: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政治条件;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③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④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⑦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等等。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主要包括:①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②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③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④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⑤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的思想;⑥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4)关于政策和策略

  主要包括:①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②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方面的政策和策略思想;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主要包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②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③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⑤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

  (6)关于党的建设

  主要包括:①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②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③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的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④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⑤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中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上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活动之中。



二十八、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首先,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都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其次,理论品质是一致的。都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再次,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

  最后,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十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中国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十、科学发展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进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1. 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三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①192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问题的策略问题而去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②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

  ③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惩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领导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坚持和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总之,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革命法宝,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党和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旗帜下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的成功,我们的胜利,无不得益于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全国改革。20多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每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高举的旗帜,这是我们党八十年来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到这三个“解放出来”,才能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十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认为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矛盾的主要根源。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给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它侵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新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⑴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对帝国议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

  ⑵作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指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打倒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可以直接达到消灭外国资产阶级的目的。

  ⑶对中国人民来说,反对帝国主义,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3.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势力,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1)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控制着中国广大的基层政权,充当各级官吏,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都是依靠地主阶级来实现对全国统治的。(2)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说,就是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因此,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压迫的民主革命,这两大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地主阶级,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如果不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就难以组成强大的革命队伍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首先,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其次,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还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三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动力就是“人民大众” ,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925―1927年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证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同盟军的思想,阐明了党在农民问题上应当采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受压迫最重要,生活最为悲惨。鸦片战争后,农民内部的分化十分激烈。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中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农是中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

  第二,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无论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反对封建主义,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

  第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即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另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也忘记了农民。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地依靠农民,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复兴。

  2.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个体劳动者即是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它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他们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3.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它们有革命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它们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动摇性、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三十四、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对象的异常强大,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勾结在一起,共同破坏中国革命。因此,中国人民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使得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三十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段及其政党领导的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阶级革命的范畴。毛泽东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积极扶持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

  第四,革命的前途问题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之一。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三十六、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他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因此,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三十七、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级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总体情况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毛泽东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剥削农民,这严重阻碍着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2.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惟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即,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在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

  首先,从政治的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不是革命的对象,因而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应该采取消灭的政策。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人士,因此保护民族工商业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第三,从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表现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参见了民主革命,是革命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决定了对民族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毛泽东指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多了一个外国侵略者,少了一个民族独立;多了一个外国支持的封建统治势力,少了一个工业化、近代化。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二,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性质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民族工商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官僚资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这种资本主义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民族工商业大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对解放区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三大经济纲领的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逐渐形成。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此作了分析。

  第一,国营经济。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二,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包括生产、消费和信用方面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帮助小生产者养成互助劳动,集体主义的思想和习惯,为将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创造条件。

  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主要是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的民族工商业。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的一面,又有剥削工人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党对它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第四,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它是一种落后的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保存的一种经济,经过三大改造,个体经济大多数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

  第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种经济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

  5.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讲的是生产力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问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讲的是生产关系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以至企业内部的关系问题。这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惟一正确的方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制订和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四面八方”的方针。



三十八、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提出

  毛泽东于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文化,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就保证了这种文化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为革命发展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无产阶级领导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内容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的,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五四运动以后,其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

  第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它是以中华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发展的联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此,是最民主的文化。

  总之,这种文化孕育了革命的动力,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十九、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1936年至1939年毛泽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与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进一步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从而把这个到路在全党确立下来。



四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理论


  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但在同一原则下,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则基于各国条件的不同,而不应强求一致,应由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依据本国的具体条件而定。

  1.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依据。这主要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一方面,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另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形成了近代中国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城市与乡村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中国的中心城市,不能像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控制全国的经济与政治;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

  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的发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其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的分析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这就是: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农村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已基本形成。

  4、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革命理论,既批判了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四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建设与能否成功地开展武装斗争密切联系着。党的发展、巩固,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

  (2)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同中国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党在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在统一战线中,正确的处理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就会遭受挫折。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人民军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人民军队。只有依靠人民军队,党才能在群众中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分子,从而为巩固和壮大党的队伍奠定基础。

  (3)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增强党的战斗力。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的领导全部中国的革命。

  2.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的中国革命。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三大法宝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因为: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 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之一(另一个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但武装斗争要有统一战线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失败。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利益,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首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军,以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思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领导和组织统一战线,这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其次,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的特征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较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只占少数,但掌握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和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依靠这些阶级并同它们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最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不平衡,中国革命将是一个异常艰难曲折的长期过程。同时,中国反革命的力量仍然大于革命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运用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民众,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

  ②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可能性着重分析的是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了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地发生推移、转化,这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能够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最为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其次,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因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

  最后,中国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一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的保持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一部分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由于矛盾的冲突和自身的利益,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要求。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这个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但主要是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两个联盟的关系是: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必须注意巩固和发展第二个联盟。具体说来: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的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领导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中,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根本问题,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工农联盟是整个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主要的。

  (3)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共产党内和资产阶级联合时要防右,分裂时反“左” 。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经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势力派顽固势力是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还进一步制定了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

  (4)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5)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大特点

  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为了解决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主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帮助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思想上达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水平。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2)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的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去教育和改造我们的党员,保证党的性质不改变。

  (3)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党内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解决党内矛盾的办法既不同于解决敌我矛盾也不同于解决人民内部一般群众之间的矛盾,处理党内斗争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进行正确的解决。

  党内斗争是促进党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武器,必须坚持在党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路线斗争。根据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必须坚持民主原则,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团结是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只有本着团结的愿望才可防止矛盾的尖锐化。但团结不是取消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实现团结的愿望与目的。

  因此,既要反对搞无原则的庸俗的“关系学”,也反对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种种自由主义思想和态度。自由主义实质是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造成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党内的路线斗争要通过正确的开展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来完成,这样就能确保正确的政治路线得以确立。思想斗争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去进行。必须反对惩办主义和思想斗争中的过火政策。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做到:

  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党员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只有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是要解决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其次,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政治化、科学化”。毛泽东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纠正政治和组织上的错误。

  其三,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

  其四,要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中国共产党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制度,坚定了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党员时刻想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

  最后,整风运动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1942年延安整风开整风运动之先河。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为中心内容。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开展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

  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1)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

  (2)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3)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的统一的关系。①民主和集中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一方面反对离开民主讲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方面必须反对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1)理论联系实际;(2)密切联系群众;(3)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周围同志的正确态度。



四十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无论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既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又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会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是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能够最终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1952年,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1956年,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四十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到15年时间,逐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表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主要原因是:

  首先,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求得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向富强的必然之路。

  其次,土地改革完成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第三,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化,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1953年时,我国不仅有必要全面开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也具备了这样做的条件。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第二,国营经济的力量已经相对强大,并在迅速发展,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第三,积累了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经验,也积累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经验。第四,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又很不景气,而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活力,并给予中国建设事业以援助,促使中国迅速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四十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的合作化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即通过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步实现的。基本经验有

  (1)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2)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互助组是在维持农民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前提下,由几户或者几十户农民通过交换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而组织起来的,它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合作社是农民将原来所有的土地、耕畜和主要生产工具交给合作社,归合作社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3)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从而引导了广大的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4)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同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此外,在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搞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以便农民切实看到合作化的好处,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四十七、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经过合作社的途径,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的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从组织形式来看,首先建立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然后,过渡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还规定了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即: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不断提高手工业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逐步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四十八、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1.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使我国和平地实现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2.创造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包括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两个阶段)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实行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在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对企业利润实行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即将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方红利加上他们的薪酬可占全年营业额的1/4左右。这就使这些公私合营后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利息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共付10年。对资本家和资方代理人按照“包下来”的计划和“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作了人事安排,保留俄他们的高薪。这样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逐步起来,把他们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马克思和列宁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能够在中国实现,主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面性;另一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



四十九、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首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其次,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彻底赶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村的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于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队伍在壮大,政治与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并已成为国家领导阶级。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

  所以,这一切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确立。新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已经形成。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的巨大飞跃。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五十、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必要性


  (1)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3)这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 :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



五十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本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另一个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五十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确立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才有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大。

五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过程


  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候,毛泽东就意识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只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当年1月的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的“建立”、“建成”作了进一步的划分。他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对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59年,他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渡到了共产主义的时候,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些东西必然是要灭亡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也还是要发展的;它可能经过几万个发展阶段。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1962年,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五十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想得长一点。”“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线索,它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人为地跨越这个阶段,妄想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只会陷入“左”的空想的泥潭。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得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第三,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即1965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走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初级的阶段”概念,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概括。



五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不同于过渡时期,因而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决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即公有制经济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科学文化落后的社会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目前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不同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因此,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五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五十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中国的实际,最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据就在这里。

  2、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五十七、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五十八、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有四个方面的完整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第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把握其实质。之所以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是因为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带有根本的性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五十九、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它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开放是为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成果,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就会干扰和影响经济建设。

  同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二者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




六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具体内容如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六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8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了今后十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目标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其内涵来说,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内容,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是这一战略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二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三是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确定的战略目标中,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我国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四是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这些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二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六十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马恩论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没有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2)列宁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对抗将消失,但矛盾将长期存在的观点,可惜来不及实施。斯大林否定社会主社会矛盾。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基本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毛质矛盾的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范围内加以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其要点是: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社会矛盾。这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毛泽东特别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本来是具有对抗性的;但是,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终于将这种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问题,通过和平赎买顺利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在论述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基础上,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在当时提出划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在这里。毛泽东明确表达了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出发点,归宿点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政治上,对于政治思想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毛泽东强调,在处理各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必须树立“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

  总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它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深刻的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努力探寻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述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六十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来说的。第一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首先,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改革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其次,改革涉及到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社会的每一方面都不能离开改革。再次,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冲击着人们传统思想和观念,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因此,就改革的这一深刻性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然,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一是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在人民大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条件下,在社会基本矛盾极大地激化条件下发生的。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进行的。二是两次革命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一次革命是要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其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第二次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三是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大规模的群众式的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依靠群众,但又不搞群众“运动”。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这一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改革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如果我们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而不发展经济,综合国力就无法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从长远来说,中国就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因此,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深化改革需要稳定,扩大开放需要稳定,完善民主、健全法制需要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稳定又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使我们的整个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六十四、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理解;但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二)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六十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首先是由我国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另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完善、不成熟,还没有能力包罗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这就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六十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依据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这就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把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依据

  第一,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

  ( 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条件要求的。它不但与共同富裕没有矛盾,而且还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

  第一,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第二,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第三,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第四,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公平既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要在收入分配中防止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就是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比较和谐,利益矛盾比较缓和,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使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兼顾,社会公平得到注重。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分配制度上保证了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同时也必然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从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有其必要性的,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又要求避免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这就要求采取政策措施,把社会公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加以考虑。具体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平均主义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各方面的因素,在当前平均主义仍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反对平均主义仍然是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收入悬殊同样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从制度上、政策上防止出现收入悬殊。

  三是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人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和困难群体进行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

  总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六十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调节方式仍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

  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其要点是: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更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



六十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命题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它可以同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相结合。二是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这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具有共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其他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

  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它是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它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它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利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六十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七大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七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优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七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产品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二是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三是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这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七十二、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提出的原因:

  第一,这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第二,这是参加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前综合国力的较量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较量。

  第三,这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七十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四,强化自然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七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民主与法制,人民不能当家作主,那就不是社会主义。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随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我国政权性质也由新民主主义的政权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表明国家本质的概念。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它是我国的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它成为全国政权以后,就开始担负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它又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这样的政权实质上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它必然会有中国的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说,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现在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资料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已经作为人民的一员参加国家政权了。

  第二,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在概念的表述上也有它突出的优点。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也是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因为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具有真实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爱国者以及各民族、华侨、各种职业的优秀人物和代表人物。他们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我国现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民主党派大多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先后成立的。他们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也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和极少数共产党员参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多党制、两党制。我们的多党合作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关系。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它们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各民主党派的许多领导人和成员担任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和行政部门的领导职务,或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历史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四)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政府,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制度。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七十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原因是:

  第一, 我国政治体制本身还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

  第二, 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第三, 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第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经验。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七十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三个要点: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第三,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二,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本文网址:http://www.ytthpx.com/news/404.html

关键词: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烟台成人高考

烟台市莱山区天鸿职业培训学校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海普路8号天鸿培训/开发区福星大厦三楼D区百川教育

邮箱:ytthpx@126.com

服务热线:0535-6717192  电话:0535-6106530

网址 :www.ytthpx.com

备案号:鲁ICP备15022179号-1
热推产品  |   主营区域: 烟台 青岛 威海 潍坊 蓬莱 莱阳 山东 莱州 招远 龙口

烟台成人高考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5653513276
  • 在线留言
  • 在线咨询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qq
    qq
    地址
    地址